開著 Audi e-tron 55 quattro 展示車上路體驗,四環品牌的純電開路先鋒!

如今正式進入西元2020年,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電動車愈來愈普及的時代;大約在2017~2018年這段時間,許多國家陸續制定關於禁售燃油車的相關法案,例如目前歐洲市場電動車市佔率最高的挪威(電動車 + Hybrid 市佔超過五成),便打算從2025年開始禁售純燃油新車,而像是德國、丹麥、荷蘭等國則預計從2030年開始執行該政策;也就是說,對於上列國家來說,大約再過5~10年就見不到燃油新車上路,尤其是汽車工業大國德國,轄下的 M.Benz、BMW、Audi、Porsche、VW 等汽車品牌要如何因應?也將成為未來十年內新車產品走向的關鍵。

其實在2019一整年,我個人就試駕了多款電動車,包括 Mercedes-Benz EQC、Porsche Taycan、Jaguar I-Pace、Tesla Model 3、Nissan Leaf 等,從中已可親身感受新世代電動車擁有相當高的成熟度,但仍有個「遺珠之憾」,上述名單中少了一輛相當具有指標意義的 Audi e-tron;正好在台北車展舉辦之前,Audi Taiwan 手頭上有輛準備展出的 e-Tron,趁著展前移動日我們短暫體驗了一下,帶各位來看看Audi e-tron有何獨特魅力!


「e-tron」這個名詞其實早在2011年左右就出現在Audi自家的A3 e-tron概念車身上,當時我見到車名還以為跟電影「Tron」(電子世界爭霸戰與其續集創:光速戰記)有某種關聯;後來A3 e-tron正式量產,採用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,在這之後我們也可在漫威系列電影中見到e-tron相關車型的身影,用意便是預告Audi在未來世界中對於e-tron車型的寄望。

發表於2018年巴黎車展的Audi e-tron,代表Audi純電動車時代的開端,它的外型並不因電動車身份而特立獨行,像是許多電動車捨棄了水箱罩進氣孔的設計,但Audi e-tron保留了此功能,並具備進氣散熱的功能,我們拍攝的這輛e-tron若拿掉車旁的宣傳字體,開在路上一般民眾應該不會特別察覺這是一輛電動車。


e-tron的車身尺寸介於Q5與Q7之間,車長4901mm、軸距2928mm,實際看起來的尺碼大於M.Benz EQC與Jaguar I-Pace,而為了優化動力系統的行駛續航力,因此在降低風阻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,例如原廠提供選配的虛擬後視鏡功能,可利用安裝於傳統後視鏡位置的攝影鏡頭,將車外影像投射於車門內飾板前端,如此一來能將風阻係數降低至0.28Cd。


虛擬後視鏡功能可將車外兩側影像投射於車門飾板前方,但我們本回拍攝的車款未搭載此功能。


照片中可以看到e-tron的水箱罩並沒有採用密閉式設計,搭配斧頭形LED頭燈,整體視覺風格與其它Audi車款沒有太大的差異,另外可以看到駕駛輔助系統偵測雷達位於前保桿中央下方的位置,與目前的A8、A6等車不同。


尾燈採用一體式設計,不禁令人聯想是否當今德系電動車都採用這種風格?(其實e-tron比EQC、Taycan都還要早發表);但老實說,如此設計的辨識度相當高,而且對於所謂的「未來視覺感」增色不少。


e-tron目前共推出55 quattro與50 quattro兩款動力等級,我們本回拍攝車型屬於前者,搭配95kWh鋰電池,採用前後軸各一具電動馬達的配置,最大動力輸出為355hp、57.2kgm,這套動力系統還具備「瞬間升壓(Boost)」功能,將駕駛模式切換至Sport並重踩電門踏板,動力輸出可瞬間提升至402hp、67.7kgm並持續8秒鐘,此模式下0~100km/h加速可於5.7秒完成,而一般動力模式狀態則是6.6秒完成0~100km/h加速,極速則同樣維持在200km/h。

或許會有人問,既然擁有3、400匹的動力,為何要將極速限制在200km/h?從過去我試駕幾款電動車的經驗,包括Porsche Taycan、M.Benz EQC以及VW e-Golf,以上三車我都有開到極速狀態的經驗,但對於電動車來說,車速愈高耗電量也就會加劇(可以想樣一下玩高特效手機遊戲到手機發熱電量掉很快的情形),例如Taycan Turbo S的官方極速數據是260km/h,我們在德國試駕時在無限速高速公路曾開到269km/h,雖然加速過程毫無遲滯,但並非每一位車主無時無刻想挑戰極速,為了維持最佳的電力效能,因此像是EQC、I-Pace與e-tron等電動休旅車,皆將極速限制於200km/h以下。


多數電動車在原本傳統引擎室的位置設置了置物空間,可見到e-tron也有類似的設計,而且還附上蓋!內部空間不算大,但放置旅充裝置已很足夠。


e-tron的充電孔設置於前葉子板後方,輕按開啟按鍵外蓋就會自動打開,Porsche Taycan也採用類似的設計。


e-tron 55 quattro的行駛續航力為436公里(WLTP測試規範),若自家已安裝家用充電裝置,使用原車配置的11kW交流電充電器能在8.5小時內將電量充滿,若使用150kW直流電充電器則可在30分鐘內獲得80%的電量。


e-tron的座艙設計與A8、Q8等新世代Audi車款的風格相似,以全液晶儀錶板搭配中控台雙螢幕配置,營造高辨識度與鮮明科技感的內裝氛圍;就如外型並不因電動車身份而刻意營造差異性,e-tron的座艙規劃能讓人快速上手各項功能。附帶一提,本回拍攝的e-tron展示車可能會與之後在台灣正式販售的車型有些配備差異,因此這次先讓各位參考一下e-tron的基本配置,日後正式試駕時會再詳細介紹。


雖然Audi近年在台灣少有新產品,但從2020年開始就會陸續引進更多新世代車款,包括e-tron在內,其細部質感與設計風格都可說是相當出色。


e-tron的方向盤後方設置了撥片,但並非傳統的換檔功能,而是透過撥片能調整動力回饋力道,因此當車輛減速時,可以不用踩煞車踏板,按下左方撥片能增加回饋阻力,除了幫助車輛減速外還能同時回充電力,以維持行駛續航力。


電力輸出以百分比顯示,電力回充狀態時指針就會指向「Charge」區域。


儀錶板也能切換成全畫面地圖模式,但畢竟本車不是台灣販售規格,所以未有台灣圖資。


排檔座旁的這塊扶手是我認為e-tron最佳的設計之一,能讓手掌舒適地靠在上面,手指頭就可觸及周圍的控制按鍵,切換排檔能用一隻拇指或食指即可操作。


空間表現我認為是e-tron的強項之一,實際乘坐的空間感優於EQC、I-Pace,尤其後座頭部空間與看出去的視野都很出色,行李廂空間則有660公升的容積,若將後座椅背前傾收摺,行李廂容積可擴增至1725公升。


由於本車還要前往台北車展展示,所以我們實際駕駛的時間沒有很長,僅在市區移動了一陣子,但包括我在內共三位同事的心得,都認為駕駛e-tron是個很輕鬆的體驗,既新奇卻又很熟悉,就像是把Q5或Q7原本的內燃機動力直接換成電動馬達,捨去引擎震動、排氣聲浪,換來更為直接的動力傳遞、寧靜的乘坐感受,而所有的操控介面與操控感受仍保有「Audi風格」,其實先前我試駕EQC、Taycan時也有類似的感受,各自保有品牌的獨特性格,可說是目前傳統車廠所推出的電動車一貫的特質。

Audi計畫在2025年之前共推出12款純電動車,而e-tron就是開路先鋒,雖然目前Audi Taiwan尚未正式公布e-tron在國內的上市計劃,但目前已在規畫相關的充電設備建置,而在目前仍舉辦當中的台北車展,亦可親眼欣賞e-tron的實車樣貌,各位有興趣的網友們可別錯過了!

Audi e-tron 55 quattro 規格諸元表

動力型式:前後軸雙馬達
電池容量:95kWh鋰電池
最大馬力:355hp
最大扭力:57.2kgm
瞬間升壓最大馬力:402hp
瞬間升壓最大扭力:67.7kgm
驅動方式:四輪驅動
變速箱型式:單速
煞車結構:四輪碟煞
前懸吊結構:多連桿+氣壓懸吊
後懸吊結構:多連桿+氣壓懸吊
輪胎規格:255/55R19
車身尺寸:4901mm x 1935mm x 1652mm
軸距:2928mm
車重:2490kg
電池續航力:436公里(WLTP數據)